欢迎光临365bet在线体育投注网
政务公开 — 政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06年03月15日   浏览量: 已点击:

 

——2006年3月1日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佟宝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5年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通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四次人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实现生产总值14.6亿元(根据经济普查数与定期报表数衔接省、市要求调减0.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782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14.03%和10.58%,经济社会呈现了加快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针对工业经济短板这一突出县情,以开发区建设为突破口,多方筹资2000万元完成了征地24万平方米和1.4公里道路硬化及部分配套设施建设,新入区企业2家,新上中密度纤维板、塑料包装、软化板扩产、木制灶台板等项目4个,投资额1.1亿元,达产后年可创税1000万元。风力发电项目测风进展顺利,米糠油、稻草纸浆项目试生产。医药、酿酒、煤炭等传统产业质量效益提升。外贸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抽屉板、实木地板、软化板、铅笔等产品出口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实现出口额217.99万美元,同比增长158.81%。工业增加值实现1.97亿元,同比增长21.9%。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2.6%,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雹、低温、二化螟等灾害影响,粮食总产量2.7亿公斤,增产2000万公斤。坚持打绿色牌、精品牌,绿色水稻面积达到32万亩,有机水稻8000亩。我县成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整县推进县和全国第三个大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县份。龙头企业拉动作用增强,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企业发展到5家,签订订单25万亩。稻米精加工率8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通过品质提升、品牌拉动,稻米产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近200元。特色经济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达到850万袋,北药种植5000亩,棚室菜面积3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70%、66.7%和15%。方正湖应急度汛、双凤灌区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农机、土地、供销、水保、人工影响天气、扶贫开发、老区建设取得新成果。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8.9%。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开发了方正响水河源头漂,完成大罗密河抗联遗址漂流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抗联英雄纪念碑,红色旅游纳入哈市规划。德善乡至绍祥度假村25.4公里通乡公路建成通车。红城购物广场投入使用。市场繁荣,消费稳中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9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4亿元,同比增长11.7%。
    ——山水园林化城市和生态乡村建设完成年度任务。完成老城区4条主次干路延伸、10条巷路及新区“三横一纵”道路硬化工程,新增硬化面积61700平方米。拓宽同安路人行道,铺装步道板5200平方米。改造巷路26条。世纪广场建设基本竣工。1.5万吨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新建7处集中供热换热站、3000平方米净水厂,新增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整治城西壕1250延长米。引资开发方正侨村、教师花园等商服住宅18万平方米。建成花园式单位、企业、小区9个。栽植城区绿化树木3万余株,绿化覆盖率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完成“三湖”林台整修和补植任务。会发镇样板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生态乡村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完成改制30户,占市计划103.4%。56户企业实施并轨,4001名职工实现身份转换,发放经济补偿金2729万元,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资金395万元。农村税费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十届方正莲花节。全年招商引资启动内资到位额4.1亿元,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180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6所5400平方米,维修校舍11000平方米。方正一中二期工程建设基本竣工。招聘26名师范专业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有线电视用户新增4000户。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5‰。我县被评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县。卫生、文化、体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技术监督、档案、审计、兵役、人防、地方志、老龄和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第九届全民运动会。完成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及建议21件、政协委员提案60件,办结率达100%。实施“纳税人评议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直通车制度”,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执行县政府班子集体接待信访制度,集体接访192批次、757人次,解决实际问题126件,全县越级访同比下降29%。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消防、交通等安全工作得到加强。有效防控松花江水体污染。深入开展“平安方正”创建工作,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7%,破案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各位代表,我们能够较好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支持方正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客观分析面临的形势,有困难更有希望。“十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九五”末增长44.3%和70.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9.8%、42.7%和49.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5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5%和48.6%;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12761人次,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7%,比“九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比“九五”末提高13.9、29和17.4个百分点。上述发展成果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资金将重点向农村倾斜,以及省、市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哈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支持方正侨乡建设,为进一步争取项目资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方通松花江大桥、讷鸡路、铁通路即将建设,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南方发达地区资源、能源短缺,资本外溢,我县作为资源丰富县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方正经济开发区拉动作用显现,吸引投资能力增强,我们将迎来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还不快,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十五”期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我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仅为7.6%,低于全市4.4个百分点。在11县(市)中,发展快的4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而我县增幅为70.5%。 2004年全市实现了主辅换位,我县畜牧业产值只占一产的17.1%。2005年发展快的县(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0%,而我县仅为10%。“十五”期间,我县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占财政支出1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表面看是发展不快、财力不足,实际是缺乏立县大项目、大企业,进而导致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这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解决,县域经济就难以跃上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平台。
    按照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十一五”末要实现全县生产总值25.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年均递增分别达12% 、10%、8%和7%,发展任务繁重。特别是2006年,随着个人所得税和哈同公路建安营业税等政策性、机遇性税源锐减,我县财政将短收1620万元,政策性调资又增加支出683万元,财税工作面临一定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面临的差距和挑战,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挖掘潜能,趋利避害,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三、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我们要按照县委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落实,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0.2%,其中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和3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0.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01%。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抓好经济开发区和大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根据方正县情,有可能实现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的出路是走资源加资本的路子。走好走通这条路子,就是要整合、利用和开发好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来资本,通过资源和资本的有效融合,实现加工增值效益最大化和工业经济凸现。举全县之力建设经济开发区。继续坚持规划先行、梯次开发、跟进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好商行小额贷款,继续争取开行贷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主体区1.5公里道路硬化及供排水、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载体功能。扶持中密度纤维板、塑料包装等区内企业投产创税,积极引进大项目,使开发区成为产业聚集和大项目落户发展的平台。培育立县企业。依托现有铅笔产业优势,积极与上海中铅二厂等铅笔生产企业联系,扩大铅笔生产规模,做大铅笔产业。加强与信达公司洽谈,努力促成高新纸业产权转移,争取启动年产3万吨纸和5万吨纸浆项目。通过法律途径,理顺大罗密石英矿采矿经营权,招商开发石英石精深加工。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争取把我县建成全国铅笔生产基地、石英石精深加工基地和造纸生产基地。壮大传统产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造提升煤炭、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扶持外贸出口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对俄、日、韩等国际贸易市场,扩大出口贸易额。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稻糠米糠油、稻草纸浆、稻壳炭棒等项目。抓好风力发电项目建设。
(二)做强绿色精品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树立大农业理念,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模式,把以龙头企业为拉动力的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重点,进而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强稻米产业。坚持打绿色牌、精品牌,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推进节水少耕、新基质育苗等先进技术应用,加强绿色、富硒、有机水稻基地建设,绿色水稻发展到35万亩,有机水稻1.5万亩。扶持松南米业、绿宝石米业等骨干企业提高精加工能力,跟紧盯住有合作意向的北京太子奶和南京雨润集团,培育加工规模更大、牵动能力更强的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密切农户、基地、企业利益联结,促进稻米产业化经营。加强方正大米地理标志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努力争取注册方正大米商标,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把稻米产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壮大特色经济。扶持现有的德尔曼公司提高加工能力,积极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带动食用菌栽培扩大规模。鼓励绿萌食品生产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加工出口能力。加强银鲫原种保护,壮大以银鲫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沿路围城苗木、瓜果、花卉、蔬菜生产,推广林下经济,扩大山区、浅山区北药种植面积。鼓励和引导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发育和构建市场销售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畜牧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自繁自育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培育养殖大户,扩大畜禽养殖规模,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动力培训机构认证管理,培育县内劳动力市场,引导、用好县内劳动力。发挥侨乡优势,面向日本、韩国等劳务市场,扩大跨国劳务输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完成双龙、双凤、永建灌区渠系清淤和方正湖等重点水利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三)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繁荣第三产业。突出生态主题,挖掘原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打造旅游精品。采取市场化运作,建设方正湖野外浴场、湖心岛等景点,推进双龙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引资开发原始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和滑雪场,积极申报得莫利狩猎场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发展红色旅游。修编《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争取纳入全省红色旅游大框架。搞好抗联遗址等景点专项规划,挖掘抗联历史。做大莲花经济。加强莲花资源保护,搞好技术攻关,改良品种,延长花期,逐步扩大面积,开发莲花系列产品,放大莲花经济效益。扩大旅游宣传。积极与省、市电视台及各大旅行社联系,在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宣传我县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争取纳入省、市旅游精品线路。尝试与各大影视中心合作,推介方正人文历史和原生态自然景观,扩大方正旅游对外影响力,拓展客源市场。发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的优势,壮大剪纸人才队伍,创办剪纸艺术节,培育剪纸产业。壮大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牵动,繁荣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仓储、专卖、连锁经营等现代物流业。积极支持、参与得莫利服务区扩建,建设山特产品集散中心和旅游休闲娱乐中心,打造哈佳中段区域物流中心。
(四)深化改革开放,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加快改革步伐。完成12户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力争实现19户乡镇集体企业转制。稳步推进农村税费配套改革。理顺县乡财税体制,建立“核定支出、保障运转,收入上划、新增留用”的新机制。推进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持之以恒招商引资。开展稻米、木材、矿产、旅游、侨力等资源状况详查,整理归类,进行可研论证,编制高质量的招商项目,夯实招商基础。继续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省市政府驻国内发达地区办事处的联系,寻求投资合作伙伴。突出石英石开发、高新纸业启动等重点项目,落实项目跟踪负责制,成立专项推进组,不惜用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跟踪推进,直至抓出成效。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培养和形成不厌战、不气馁、咬定青山不放的招商引资精神和氛围。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切机遇,掌握国家政策及投资动向,战线领导带头,发挥26个经济部门主体作用,集中精力跑项目、争资金,力争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更大成效。
(五)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山水园林化城市和生态乡村建设。办好十件实事。1、完成亮珠河街、农林路新区段、红古路北段硬化工程;2、打通团结路;3、硬化巷路10条;4、新安装路灯67盏;5、完成山花街、亮珠河街、农林路新区段地下排水工程;6、综合整治城西壕;7、辟建夕阳红生态公园;8、移址建设第二中学;9、筹建文体中心;10、投资100万元支持1个试点镇和8个试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老城区建设。采取资产置换办法,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退出商服区,进驻新区。支持运华集团新区开发和方正侨村、侨乡特色一条街建设。鼓励老城区集中改造。推进自来水引水工程项目建设。规范集中供热管理。完成花园式单位、企业、小区建设。继续推进新老城区路网绿化,完成“三湖”绿化。加强城市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发展规划,依法杜绝私建滥建。完善城市管理办法,加强公共设施及绿化树木管护。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乡村。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编制全县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规划,搞好会发镇试点乡镇和8个试点村建设。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市支持计划,抓好蚂蚁河北桥主体工程建设。完成175公里通村公路年度建设任务,新增自来水村屯12个。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化解乡村债务,壮大乡村经济。
(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方正建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争取资金,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继续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方正一中办学体制,下大力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合理设置专业,面对县内外、国内外用工需求,把职业教育办成就业教育。完善县、乡、村科技服务网络,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装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扶持非公立性医疗机构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加快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就业保障工作。全年实现就业人员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抓好扩面续保工作,启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扩大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执行县政府领导周三接访制度,建立归口约访、双月例会、定期通报机制,超前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突出抓好煤矿等生产安全和交通、消防安全,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平安方正”创建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广节水、节能、节材等先进技术,促进节约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七)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着力提高务实创新能力。坚持从政府组成人员特别是政府领导做起,加强学习,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辅导,深入调查研究等方式,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政府讨论问题、研究工作以及各类会议,少讲官样话,多说问题实质;少讲赞许话,多说不足所在;少讲雷同话,多说个人见解,从而约束和培养政府组成人员分析问题、领导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政府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落实好“纳税人评议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直通车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采用“课题制”的办法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对各类资源详查、石英石开发、高新纸业启动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明确战线领导和责任部门,月汇报季推进,努力寻求突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工作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实行聘请法律专家列席县长办公会议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向社会公示,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农业开发项目和木材竞价等重大事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群众议政的参与度和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各位代表,2006年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创新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快发展、大发展,继续开创山水园林化生态县建设新局面!